10月15日,国务院出台了化解产能过剩指导意见,计划未来年削减8000万吨的钢铁产能。 山东一位钢厂经理表示,这些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出台对行业影响非常大。“实际上,从9月份往后,市场上信贷非常紧张,不论是国有钢厂还是民营钢厂,现在几乎都拿不到银行贷款的授信,全行业"一刀切"。” 该经理介绍称,对于钢铁项目而言,资金主要来自于自筹、社会融资和银行贷款。而前两者占比很小,主要是银行贷款,占比达80%。但目前,新建的、此前未批在建的、加上环保和生产设施不达标的项目,几乎都拿不到贷款。 该经理表示,资金链较差的钢厂很可能会被率先淘汰,钢铁业面临很大的调整和洗牌。 西本新干线资深钢铁分析师邱跃成认为,近期国务院出台的化解产能过剩政策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力度上都是近年来最大的。在面对信贷趋紧和环保的双重约束下,钢企需要从内部做好转型,配合国家在产业方面的战略调整。 邱跃成认为,钢铁业已经转入了一个新阶段,需要摆脱以前对产量和规模的追求,转而从产品质量、内部效益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求突破。“在严格的削减产能和趋紧的信贷政策下,未来几年对全行业来说将会是一个阵痛期。做好自身转型,开源节流、量入为出、减少杠杆以迎合产业的调整是所有钢厂都将面临的。”邱跃成表示 |